新闻专业论文赏析八篇

admin 全部赛事

  新闻专业论文第1篇

  (一)研究方法为了深入了解福建省高校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本文采用了面对面的深度访谈这一质性研究方法。深访最大的优点在于营造相对轻松、自然的对话氛围,引导谈话伙伴表达其对于特定对象的感受、体验和阐释,从而帮助研究者从谈话伙伴的视角理解特定对象,对后者进行“深描”。通过对这一方法的使用,本文有望触及“局内人”对于当前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的真实看法,了解他们对于既存问题的理解和对解决问题的方向、方法的期待,获取丰富的细节信息和资料。具体说来,本文将选取福建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几所高校,引入相关利益者的多元视角,运用半结构式的访谈设计,与谈话伙伴展开一对一、面对面的交谈。

  (二)个案的选择在综合考虑学校所在地、学校类型、院系整体实力、专业设置以及可操作性等因素的基础上,本文从福建省19所本科院校中选择了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和仰恩大学人文学院作为研究个案。以上三所高校分别处于厦门、福州和泉州三市。其中,厦门大学是211,985院校,福建师范大学为一本院校,仰恩大学是二本院校。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于2007年,曾创办国内最早的国际新闻、广告和传播专业,目前下设新闻、广告、传播三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成立于2004年,未分系,下设四个专业,曾开设福建省第一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仰恩大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07年,下设新闻传播系与中国语言文学系。在专业设置方面,上述学院也各具特色(详见表1)。选择这三家作为本文的研究个案,能最大程度地保证选样的多元性,进而提升相关研究结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三)谈话伙伴的招募为了更好地了解相关利益群体对于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的看法,本文选择了行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作为谈话伙伴。这三类人群构成了本科教育的主体。行政管理者对本院系的发展历史、教育理念、制度、规划等基本情况最为了解;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既是一切教育理念的执行者,也是检验者,能直接获得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反馈,对于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切身体会;学生处于接收者的一端,本科教育的效果只能通过学生体现出来,学生对于教育活动的感受最为直观,因此这一群体也构成了本文重要的资料来源之一。在谈话伙伴的招募上,本文采用了滚雪球的方法。笔者先从三所高校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作为谈话伙伴,通过电子邮件联络该对象。在获得对方首肯后,笔者发送正式邀请信,并通过他/她推荐其他谈话伙伴。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前后共招募到来自前述三所学院的行政管理者、教师、在校学生13名(详见表2)。

  (四)访谈的开展在与谈话伙伴预约好访谈时间后,笔者前往三所高校,在谈话伙伴比较熟悉、感到放松的环境中,如办公室、咖啡厅等,分别展开一对一、面对面的访谈[1](详见表2)。访谈时长视谈话伙伴的便利及交谈情况而定,多数访谈持续一小时以上。访谈采用半结构化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谈话伙伴,笔者设计了不同的访谈主题(详见表3)。访谈围绕这些主题展开,但具体问题仍视互动情况灵活提出:笔者尽可能在同一访谈中涉及对所有主题的讨论,但无需严格遵循主题顺序或表述方式。具体说来,与行政管理者的访谈多聚焦其所在学院的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的制度设计、执行及其效果;与教师、学生的访谈则更关注教学以及其他类型的师生互动的情况,力图透过对师生互动过程及效果的了解,进一步探索宏观制度在具体教育活动中的实现程度、存在问题及可能出路。

  二、调研发现

  (一)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教育的“福建模式”调研发现,三所学院在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的制度设计及执行,如培养理念、培养方式、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共识。这些共识既源于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的特性,同时也受到学院所在地理位置及其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因此,笔者将这些共识概括为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的“福建模式”,兼顾专业特点和地方特色。这一模式包含以下几项要素:1.培养作为“杂家”的新传人尽管在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方面差异显著,三所学院都认同新闻传播本科教育既要培养“专家”又要培养“杂家”的理念,主张学生不仅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也要具备广博的人文社科知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三所学院都将人文素养课程纳入专业培养方案当中,透过相关通识课程的教授,培养新闻传播专业本科生的人文底蕴;另一方面,在师资配备上,这几所学院也注重招纳具有跨专业背景的人才。2.倡导“实践教学”调研发现,三所学院都将实践教学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采用多项举措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如下:首先,完善实验器材的配备。调研发现,三所学院都有可供学生借用的摄影摄像器材和编辑机房,近年来,各学院更是加快了器材的更新换代,以满足师生日益高标准、多样化的需求。例如,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过去两年间全部更新了实验教学的设备并规范了实验室的功能分区,现设有舆情监测室、广告心理实验室、广告电话调查室、非编实验室和数字电影演播室,供全院师生使用。其次,实现校内外综合性实践平台的搭建与对接。我省高校基本都设有校内媒体,如校级报刊杂志、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院级报纸期刊等。除了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媒体实践外,各学院还广泛建立校外实践平台,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机会接触新闻传播实务,在实践过程中展示自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开设实践类课程,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摄影、摄像、报纸编辑、视频编辑等,鼓励学生到媒体、企事业单位实习的同时,各学院还会邀请业界专家来校进行短期指导或开设讲座,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国内各项赛事,指派专门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等。此外,非实践类课程的授课教师也会有意识地将实践带入课堂教学中,如采用“真人图书馆”、模拟新闻会等形式,让学生活学活用,从实践中感受到理论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缩小与业界的距离。实践教学的理念因此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教学思想。3.确立“闽台合作培养模式”福建省与台湾毗邻,两岸在文化教育领域交流合作频繁。本文调研的三所学院均与台湾高校建立了合作项目:厦门大学与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所互派学生或展开合作研究;2011年以来,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世新大学合作,在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三个专业联合招收和培养“3+1”(即3年在本校,1年在台湾世新大学学习)模式的学生;仰恩大学自2013年开始,每个学期邀请部分台湾高校的教授来授课,教授师资相对薄弱的课程。4.促进“教学互长”良好的师生互动,是落实各项制度的必要前提。三所学院在聚集和利用多方资源,增加学生与国内国际学界、业界的交流机会的同时,也采取多方手段,提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频次和效果。具体举措如下:第一,实行班导制度。班导既有教学任务,也要负责与学生的交流沟通。班导制度能增进师生对于彼此的想法和需求的了解,营造一种彼此理解、尊重和信任的教育氛围。必须指出的是,这一制度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因此,在班导人选的取舍上,厦大和福师大更倾向于年轻教师,后者更容易得到学生的接受和认可,从而更好地达成班导制度的目标。访谈发现,活跃的年轻教师的确更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在学术、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给学生以指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鼓励和信心。第二,提倡“学生主导型”的授课方式。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以教师为本位的授课方式效果并不理想,他们尝试倾听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需求并做出改变。例如,有针对性地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素材,或通过提问与讨论环节、让学生做报告展示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将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引入课堂互动中,提升学生的参与感。第三,建立多种反馈渠道。三所学院都设有多种测评教学效果的手段,除了让学生在期中或期末对某一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外,还经常召开针对在读学生和毕业生的座谈会,现场征集学生对整个专业的教学情况及培养方式的意见,在为学院的未来规划提供依据的同时,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进而对自己教书育人的理念和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福建模式”面临的挑战依托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的“福建模式”,上述三所学院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媒体和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量人才。然而,诚如前文所述,随着新闻传播类专业数量的激增,以及进入经济全球化、数字化时代媒体形态和深层结构的调整和变迁,整个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教育开始进入瓶颈期,上述三所学院也不例外。调研发现,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教育的“福建模式”正面临诸多挑战。1.专业培养缺少“灵魂”尽管三所学院都将文史哲方面的课程纳入通识教育的必修课体系中,但无论是提供知识的一方还是接受知识的一方,都普遍感觉新闻传播专业本科生的人文素养整体不足,亟待提升。这一论断的依据之一,是专业培养理念与学生的职业理想和目标之间的错位:不少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方向不甚明了,不知道将来能干什么;还有学生表示无法了解传媒行业的社会价值,感觉“从事媒体行业太辛苦”,考虑要改投其他就业方向。一言以蔽之,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提供给学生职业必需的能力和技巧,但没有很好地培养起学生对新传人的职业价值和理想的认同,“灵魂”的相对缺失必将影响新闻传播类本科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和发展。2.实践平台缺乏常规机制的保障调研发现,虽然三所学院都十分重视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由于各种原因,“实践教学”的效果还是不甚理想。首先,实践器材的配备存在若干问题:第一,设备更新较慢,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第二,学生对学校拥有的实践资源不尽了解,无法充分利用,能够使用到学校资源的往往是只有少数活跃的学生,设备的整体使用率不高。然后,校内外实践平台的搭建和使用与预设目标存在差距:第一,作为年轻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新闻传播专业较少受到校方重视,在争取校内实践资源方面缺乏优势;第二,在校外实践方面,学院缺乏常规性的保障机制,多数时候靠教师的私人资源或学生自己的找寻来获得校外实习机会,部分学院没有鼓励学生参与校外实践的实质性手段,如学分鼓励等,学生相对缺乏参与校外实践的热情。最后,实践类课程仍显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实践类课程的数量整体不足;第二,教师的实践经验普遍欠缺,部分实践类课程的内容仍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方式略显陈旧、僵化。3.地域限制诚如前文所言,毗邻台湾的确是福建省高校的一大地域优势。然而,从整体上来看,福建省偏居东南,远离政治、文化中心,传媒业规模有限,无法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发展提供太多机会。例如,厦门大学一位受访的行政负责人就坦承,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教师而言,本地可用的资源有限,厦门所处的地理位置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培养。4.师资力量不足近年来,高校普遍扩招,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调研发现,由于教师与学校需求不匹配或薪酬等问题,我省新闻传播院系多少都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师生比失调,在大班甚至超大班授课的环境下,教师与学生难以充分互动,课外交流也比较受限;其次,师资断层,综合我省各院系的情况来看,50岁左右的年长教师和30多岁的年轻教师较多,40多岁的中年教师则较为缺乏;再次,师资水平达不到课程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最后,师资水平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一位谈话伙伴提到:“师资力量并不能像我们理想化描述的那样子,新的东西出来之后,教师马上就能够跟上,然后马上把课程开出来。所以课程始终落后于我们所处的媒介环境的现实状况”。换言之,教师知识更新的速度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无法提供给学生最新的知识和资讯。

  (三)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福建模式”创新性发展的方向为了应对上述问题和挑战,目前,三所学院正尝试引入新思路、新举措。具体说来,后者共涵盖三个层次:制度保障层面的创新,旨在整合资源,为本科教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开展校际合作;执行层面的创新,旨在提升教学质量,落实本科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如尝试闽台即时合作;设计层面的创新,旨在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如开设口语传播专业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上述思路和举措有望为我们探索福建省乃至全国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1.制度保障层面的创新通过开展校际合作、校企合作以及强化师资的方式,新闻传播院系可以整合校内外资源,为本科教育提供有力保障。首先,开展校际合作。目前,省内部分高校之间已经建立了合作或帮扶关系,主要开展师资方面的合作。例如,厦门大学派出部分教师到仰恩大学兼职任教,帮助其完善教学体系。然后,开展校企合作。透过高校与业界在项目策划及执行上的全面合作,如发掘校企共办项目,帮助学生获得真正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例如,仰恩大学新闻系与泉州某文化创意产业园合作,共同策划文化创意节。最后,强化师资。我省各高校都存在一定的师资缺口,如何引进人才、强化师资?以下思路可资借鉴:增加外援,加大国际人才的引进力度,比如留学归国人才、外籍教师,或邀请业界人士来学校开设短期课程;加强在岗教师的培训,通过外派教师出去交流学习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降低教师聘任门槛,为经验丰富的业界人士进入高校兼职提供便利;提供合理的薪资水平,稳定师资队伍;对于研究型高校,可以考虑增加研究员编制,让一些科研能力强的教师能专心做科研,同时为老教师减负,如降低对55岁以上的老教师的科研工作量,鼓励其专职教学。2.执行层面的创新全球化和数字化趋势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教学提出了挑战。应对该挑战的方式之一,是探索师生互动的多元渠道和方式。一方面,探索闽台合作的多元途径,创新合作方式,跳脱互派师生的层面,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学方面的深度合作。例如,一位谈话伙伴尝试课堂上直接连线台湾教师,开展即时互动。这种合作方式不仅灵活,也便于操作,或许可以拓展至与境外或海外专家的合作。另一方面,与时俱进,跟踪业界动态,将新媒体等新兴的社会现象和研究领域融入课程体系。例如,一位谈话伙伴在课堂上使用微博提问,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给一些表达能力差的学生以展示观点的机会,收效颇佳。3.设计层面的创新诚如前文所言,国内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培养方向与就业方向之间的错位。制度保障和执行层面的创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是基于这一认知,口语传播专业近年来得以开设并被寄予厚望:新专业的推广者希望通过这一全新的专业培养方向的引入,缩小专业培养与市场就业之间的鸿沟,帮助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毕业生在人才市场重获竞争优势。口语传播学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时代的修辞学传统,19世纪末从欧洲传入美国。作为一门学科,口语传播学始于20世纪初,侧重说辩实践和理论建构;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始融合社会科学知识,研究焦点从说辩转向传播,最终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马成龙,1999)。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美国的大众传播学与口语传播学之间泾渭分明,这一格局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被打破———美国高校掀起了一股改名热,口语传播系多改名为传播系或传播研究系,整合大众传播与口语传播的“一般传播”概念开始盛行,这一趋势在1997年达到高潮。这一年,“口语传播学会”(SpeechCom-municationAssociation)改名为“全国传播学会”(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标志着大众传播与口语传播的学术合流进入一个新阶段。2009年,口语传播专业被引入省内高校的本科教育领域。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与沟通能力,拥有战略传播的意识、能力和技巧,同时熟悉传媒业的运作流程和机制的综合性人才。目前,这一专业的发展仍属于探索阶段,有若干方面的议题有待探讨。首先,如何强化这一全新专业的师资?派遣教师前往海外或境外高校进修是当前的首要途径,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应当考虑如何吸引海外对口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问题。另外,如何实现口语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的全面融合?有谈话伙伴认为,主持人专业是一个切入口,可以用口语传播的体系架构改造既有的主持专业的课程;也有谈话伙伴认为,打破院内跨系选课的门槛是知识融合的第一步,如可以借鉴台湾一些高校的选课模式,允许传播专业学生在学习完口语传播的基础课程后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及职业规划,跨系选择新闻、广电或广告等其他专业的课程,实现两类传播学知识的融合。最后,如何提升传播系本科毕业生的市场认知度?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相关竞赛是方法之一,但最终仍取决于早期毕业生的职场表现和发展,而后者有赖于两个基本条件———吸引到那些自身条件适合该专业的考生进入传播系,全力达成传播专业培养的预期目标。上述条件的实现与新专业社会认知度不高之间存在矛盾,如何缓解这一矛盾,仍有待先行者们的进一步探索。

  三、结语

  新闻专业论文第2篇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越来越大,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新闻界和教育界的重视。但目前我国财经院校开办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还存在着教学目的性不强、教师实践机会少、高水平教师引进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为了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财经新闻人才,我们在制定培养模式中必须加大财经类课程的设置,构建以“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财经新闻对监测国家的经济环境,对提供有效有用的经济信息,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的问题,无论在新闻界还是教育界都引起了重要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财经院校就开始开办财经新闻学专业,以期解决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年左右,很多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财经新闻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教育界和新闻界普遍认同的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适合我国需求的财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杰出的人才。

  一、当前我国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1.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新闻教育事业在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上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持续影响,构成了第一次浪潮。1996年10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大会公布的统计信息,全国的新闻专业点基本分布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在新闻学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引进了传播学,并促成了二者的融合,加速了新闻传播学类教育的发展;第二次浪潮兴起于世纪交替之际,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其积聚时间短,但“爆发力”强,格外引人瞩目。到2005年我国开设新闻传播学类的本科专业就有661个,其中新闻学专业209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46个,广告学专业232个,编辑出版学专业50个,传播学专业24个,在校生规模有15万之多。目前中国大约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财经新闻专业,财经类院校也有在新闻学专业中设立经济新闻方向,但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2.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在财经院校如何培养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规格和质量问题上,开办新闻专业的财经院校,特别是地方财经院校一直在积极地探索,以找到一条能够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懂财经的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财经新闻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很多院校仅仅是将“新闻类课程”加上一些“经济类课程”简单复合,而并非有机融合,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专业设置上主要设两类课程,一类是新闻类专业课,如采、写、编、评等,目的是让学生打好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课程,以此来奠定经济学基础。这种简单的相加,很难将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就目前财经院校开设的新闻专业的课程与其他综合类或专业新闻院校开设的新闻课程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我们经济学类的课程除了比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的课程浮浅外亦无任何不同。就目前财经类院校师资现状而言,一般是教新闻类课程的大部分教师不懂财经知识,而教经济学的教师也基本上不懂新闻,两班人马教给学生们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让学生们自己去消化去融合,无疑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更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3.财经院校举办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发展趋势。随着近几年高校新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各类专业院校也在大力拓展专业面,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的办学已经打破本专业与综合类院校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类专业院校都在纷纷利用自身优势,拓展办学渠道。财经类院校也开始注重按照自身的教育模式,设计培养具有财经类学生特点的新闻专业人才。开始了跨大学科设置新专业的尝试,以满足社会各界,特别是财经媒体、财经新闻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财经院校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才有生命力,其制造出的“产品”才能被社会各界认可、接受。其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远远高于所开设专业本身。

  二、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的目的性不强。学新闻的学生反而没有其他学科更容易进媒体工作,新闻学博士不会写通讯等等,这是目前存在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出现这样问题的本质可能在于我们的新闻教育根本没有明确的目的。那么,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学生学成之后到底将来做什么,这些院校都没有明确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教材选择综合类重点高校的教材,与财经类各专业毫无关联,学生学起来无所适从。一般来说,正确的教育首先应该明确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往往来自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然后根据这个目的进行教材的组织,教师的训练,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学生。而现在的财经新闻教育是基本没有目的,学生所用的教材也没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因此,也就造成财经新闻专业学生在选择工作和人生的目标上也缺乏明确性。

  2.教师的实践机会少。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曾指出,“如果做新闻教师,30年的从业经历比一个博士学位有价值得多”,这句话足以说明实践经历的重要。然而当前,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越来越严格,如果一个学期没有教学任务,可能意味着该教师就根本不可能完成本年度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建设需要,学校对教师的科研量要求大大提高,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撰写论文,编写教材。这一切都使安排教师到媒体一线挂职锻炼,事实上变为不可能。再一方面,因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高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学校规定,某个年龄段下的高校教师,如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将来不能晋升教授。在这种政策引导下,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除了上课、写文章外,还得攻读学位。如此,参与媒体实践更变成一件有心无力的事情。

  3.高水平教师引进难。教师学历门槛抬高,加大了高校从媒体一线引进人才的难度。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待遇与媒体一线从业人员差距缩小,一批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媒体从业者有意来高校从事新闻学教学与研究,但这些人员中,有相当多仅有本科学历。他们加盟新闻院系,对学生来说是福音,但学校从提高教师队伍士学位拥有者的比例考虑,宁可进一个没有任何新闻从业经历的博士,甚至是与新闻传播学科不沾边的博士。所以,财经类新闻院系从媒体一线引进教师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影响办好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主要原因,目前要改变这样的状态,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要想把这个专业真正办好办成,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专业师资问题。这里所说的“师资”,是融合型的高水平的专业师资,这类师资应该是既懂经济学理论,又了解经济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就目前情况看,这样的师资,可以说是基本上可遇不可求,但这个问题还必须加以解决。其简单的操作方法应该是:第一,选派教师到财经新闻媒体挂职工作,特别要注意从应用经济学的专业师资中选派有一定新闻工作基础的优秀骨干教师。第二,财经院校要加大从财经新闻媒体引进教师的工作力度。第三,将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请到学校举办课程讲座,或是有选择地安排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承当专业课教学,这样可以进一步密切联系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第四,创新办学模式,加强对学生选修课程的引导。例如,采用双学位、辅修专业的方式加强学生经济学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采取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第五,选派新闻学教师到国外名校作访问学者,在进修学习中拓宽视野、提高水平等等。

  三、培养高素质财经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路径

  1.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将财经类的课程置于“前在”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类大众传媒所扮演的角色越发具体。这就需要财经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带有浓厚本专业色彩的新闻工作者,以满足财经专业传媒对人才的需求。财经类院校为了培养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宽厚的经济学基础,又懂新闻传播业务的专业人才,就必须在开设新闻专业课程之前,开设有关经济学的相关课程,打好经济学学科基础,以引领本专业学生更好地从事财经新闻和财经媒体工作。

  2.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构建以“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多是照抄照搬新闻传播学类名牌院校的传统模式,缺少个性。传统的新闻专业课程体系,文学类课程所占比例过高,不利于新闻专业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现代新闻事业,特别是反映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报道,需要的已不是文人墨客,而是能够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做深刻剖析的新闻工作者。因此,财经类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按照“通识教育+经济学+专业教育”的模式来构建。除了加强对思想政治品质培养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外,重点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包括: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经济学主干课程的学习指导,进而提高他们用经济学思想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3.财经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财经新闻媒体中最缺乏的是既懂经济又懂新闻,既懂得WTO法则又懂传媒市场规律的人才,即“复合型人才”。有专家认为,“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立体性,即既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二是高能性,即集采编播与制作于一身,一人顶几人用;三是多面性,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当然不是样样都精,样样都专,而是一专多能)。财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类的专业建设,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确定专业培养模式,开辟一条典型而又独特的应用经济学+新闻教育的办学路径。并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扩大复合型人才的外延,那就是“复合型的人才,国际性的眼光”。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海纳百川的胸襟和与时俱进的眼光。

  参考文献:

  1.何天云:“外语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载《新闻界》2006年第6期。

  2.蔡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观察与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1期。

  3.韩建民等:“用企业经营理念构思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新闻专业论文第3篇

  一、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向十分清晰,以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掌握业务技能技巧、能够向其他相关领域扩展和渗透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适应媒体工作,新闻学专业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新闻知识,又要具备相关的新闻业务操作能力。因为新闻学专业培养的绝大部分学生将要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工作,所以新闻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它的实践性特征很明显。谁都知道,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掌握充分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技能,是新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1]

  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这个环节。实践性教学是新闻学专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实践环节的教学抓得好,落到实处,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就强,专业基础就打得牢,毕业后工作上手也快,成长空间就大,用人单位自然满意。因此,新闻学专业一方面要传授学生新闻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培训学生的业务操作技能。最好要统一合并采访写作课程,让学生亲自投入新闻火线上;完全以新闻室的标准严格要求之,练习与批判并重。切忌叠床架屋式的纸上谈兵,像个反复背诵食谱而不下厨的主妇。[2]新闻学专业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技巧主要是通过新闻学实践教学进行的。

  部分新闻学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在校园内进行。然而,校园终究不是社会,如果所有实践教学环节都在校园内进行,那么这种闭门造车式的实践教学与现实社会中的新闻实践是脱节的,与新闻实践脱节的教学活动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当然,学校也可以临时找一家或几家媒体作为实践教学的地点,但联系媒体费时费力,学校教师也不方便到现场去指导学生实习,教学效果也不好。一个固定的高质量的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完全可以克服上述弊病。通过和相关媒体合作建设一个长期、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新闻学专业可以弥补学校实验设备、实习场地、实习经费不足的缺口,为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实训、实习条件。我们认为在新闻教育中也应提倡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走出一条适应中国国情、适应现代新闻教育要求的新路。应提倡新闻教育机构和新闻教育工作者走出校门,广泛联系新闻传播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同社会各界合作,创造出好的新闻教育条件。[3]

  在基地进行的实践性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传播媒介的特点、规律和发展状况,体察媒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在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制作、管理和发行等方面的技能技巧。在基地内进行的实践教学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专业理论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及时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并且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和社会的需要。可以说,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实现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校园进入社会,从学业转向就业的一个重要阶梯。

  二、在实践教学基地内实施的教学环节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主要是基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新闻学合格人才的需要。学校和媒体可以共同利用基地进行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和媒介研究,实现媒体资源和学校资源优势互补。新闻学学生可以在基地内进行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锻炼、提高专业技能、技巧。

  (一)专业考察环节

  学校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到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考察。学生现场了解、体验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经营管理、发行等新闻活动,明晰当今新闻事业的发展现状。专业考察是新闻学专业教学环节中反映、检验教学水平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新闻行业和新闻职业认同度的一种重要实践教学形式。当然,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新闻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内所学的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习环节

  专业实习是指新闻学专业学生在社会化新闻媒体参与实际新闻工作的一种实习模式,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有专业实习的环节。专业实习完全可以在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在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专业实习时,学生需要全面了解新闻媒体的性质、特点及工作内容。在学校指导教师和媒体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新闻学专业学生亲自参与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经营、管理、发行等实际工作,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基地实习的新闻学专业学生要全面掌握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业务技能,能够独立地、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完成一定数量的署名作品。

  (三)毕业论文环节

  为满足新闻学专业的教学需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新闻学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不断引向深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还必须重视毕业论文环节。毕业论文工作是专业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也是检验实践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可以在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内撰写,把实践教学基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基地所属媒体的特点及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当然,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也可以在基地媒体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

  (四)毕业实习环节

  毕业实习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夕进行的一个主要培养就业能力的实习环节。毕业实习可以在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毕业实习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考察媒体工作人员实际工作的情况,也可以让基地的媒体人事部门介绍如何培养和管理工作人员,还可以让媒体工作人员召开从业经验交流会。毕业实习有助于树立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职业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属感,让学生感受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有助于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并且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和社会的需要。

  三、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该以服务教学需要作为自己的立足点,要从满足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专业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科学、合理的基地建设内容。当然,为保证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基地的使用效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基地建设内容。一般而言,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该包含如下内容: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基于新闻学学生培养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实践教学基地的现有设备和人员资源,设置更加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项目,构建与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的多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服务。

  (二)实行双导师制度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实行校内导师与媒体导师联合指导学生的双导师制度,学生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方向,双向选择校内导师和媒体导师各一名。为确保教学质量,每个校内导师与媒体导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不应该超过4人。实践教学基地要建立学生与双导师之间的联系手册,媒体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并联合评定学生的实践课程成绩。为了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基地应该具体规定学生跟随媒体导师实习的时间。一般来说,大一到大二学生每年跟随媒体导师在采写一线的实习时间不能少于1个月,大三学生每年跟随媒体导师在采写一线实习的时间不能少于3个月。

  (三)搭建全媒体语境下学生的知识结构

  依托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结合各类媒体对应用型新闻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参照媒体从业人员所必需的素质标准,搭建全媒体语境下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在基地进行的多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学生既了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规律,又熟悉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电子摄像等知识模块要贯穿到在基地内进行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之中。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学生能够在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媒体的资源和设备。媒体的领导、记者、编辑对学生进行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电子摄像等业务方面的指导,学生能够参加媒体的采访、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各项新闻活动,从而熟悉基本的新闻业务和新闻流程。如何发现新闻线索、如何判断新闻价值、如何用简洁文字将新闻事件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等能力,都进一步得到了锻炼和加强,为学生以后走向新闻工作岗位积累实践经验,做好心理上、知识上和技能上的准备。

  (五)创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以学生和媒体需求为出发点,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媒体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学校的教师、学生也可利用各自的优势参与媒体的业务运营之中。学校教师、学生可以经常性地参加媒体的新闻策划会,为媒体的定位出谋划策,帮助媒体解决运营过程中的难题,一些学生的毕业论文也可以结合媒体的实际需要进行研究。通过基地的建设,媒体和学校都将得到实质性提升,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六)建立具有示范作用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新闻专业论文第4篇

  一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新闻教育始于1961年创办的新闻研究班,学制2年,学员30人,由当时语文系副主任徐垠(已病故)负责,何报琉①协助管理。在这个班级任教的有于枫②、来春刚③、郭景哲④、伍承民⑤等6名教师。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这个班的学员结业后,没有继续兴办新闻研究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根据国家民委重新调整民族院校办学方针,大力培养四化建设所需要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少数民族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经教育部批准,1984年中央民族学院创办四年制的新闻专业。由汉语言文学系(后更名中国汉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领导。创建时,有教师2人,学生40人。中文系新闻学本科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即由人文科学的通识、汉语言文学基础、新闻学理论基础、新闻学应用知识与技能以及新闻学专业综合实践训练为知识结构与专业功底的新闻人才。培养过程强调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字功底、思维方法及为民族地区的服务意识。同时,还办过一个新闻摄影班,学生毕业后奔赴各地从事新闻采编、新闻摄影工作。到2001年,已有12届毕业生,学科建设日臻完善,也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为社会输入了480多名专业人才,不少学生已成为中央和地方的新闻传媒单位的业务骨干。新闻专业本科生被免试推荐攻读北京广播学院(现已更名中国传媒大学)及本校硕士研究生的有10人,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中国新闻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本校的硕士研究生约30人。在校生获韬奋新苗奖的有6人,毕业后在新闻单位工作的本科生中,获国家新闻奖的2人,省部级新闻奖的3人。2001年新闻专业教职工9人,其中专业课教师7人,计算机房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5人,并聘有著名新闻工作者和学者、专家杨正泉、格来、艾丰、何梓华、任一农、刘建明等人为兼职教授。开设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有新闻理论、新闻事业概论、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广告学、摄影理论与实践、广播电视业务、中国摄影史、新闻心理学、舆论学、报告文学概论、摄影美学、新闻美学。此外还设有计算机常识与应用、公共关系学、传播学等新兴的实用课程,以培养具有专才和通才素质的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中央民族大学是我国56个民族团结友爱的象征,是我国民族工作的窗口。她是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为主干,以民族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现已成为中国民族问题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中心,在国家高等教育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专业创办以来,在学校办学方针的指导下,始终坚持和发扬民族性,突出民族特色。新闻专业创办伊始,就有明确的宗旨和任务,为56个民族培养德才兼备的新闻人才。与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新闻院、系、专业不同的是,学生在校学习4年后,有相当一部分要回到民族地区去发展和繁荣当地的民族新闻事业。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新闻人才的宗旨和任务也就决定了该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都必须根据民族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进行设计,尤其是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更不能照搬其他大学新闻院系、专业的现成经验。

  中央民族学院新闻专业,自198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根据当时形势,挂靠民族学硕士点,招收攻读民族报刊研究方向的学生。民族新闻研究在民族大学具有开拓性质,犹如在处女地里耕耘。但作为以民族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民大进行这门学科的研究,较其他院校有先天的优势。如前所述,中央民大是以民族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先后开设过藏语、彝语、纳西语、景颇语、傈僳语、拉祜语、哈尼语、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水语、黎语、苗语、瑶语、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满语、朝鲜语等20多个语言专业。民族学、民族语文、民族历史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有众多的学者、专家、教授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这个优势是其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所不具备的。它为研究生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数量与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先后开设了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学概论、民族摄影学、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业务研究、影视民族学等课程。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为重点研究对象,探讨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的历史沿革、兴起、发展、繁荣的演变规律及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评价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的历史贡献。配有《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民族报刊研究文集》(以上著作作者为白润生)、《民族新闻纵横谈》(作者马树勋)等公开出版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学概论,探讨和研究民族新闻学的基础理论,主要讲授民族新闻研究的对象、民族新闻的地位、民族新闻的共性、民族新闻的内容和重点、民族新闻采编的几个基本问题、民族新闻的写作特点、民族新闻事业概况(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少数民族语文新闻媒介的特点和发展、民族新闻在改革开放中的实践、民族新闻工作专业人员的培养等几个问题。配有《民族新闻学导论》(白克信、蒙应著)、《民族新闻研究与实践》(理论、探索、思考)第一卷(余正生主编,内部发行)等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民族摄影学是民族学与摄影学的交叉学科,它在大学本科已有民族学和初步掌握摄影技术的基础上,主要研究摄影的特征、规律、技法和手法,即如何运用摄影的造型技巧,深刻而又生动、完美、艺术地表现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人物形象、生活习俗、服饰工艺、节庆游艺(包括体育、舞蹈、节日活动等)及地域风光等。学习民族摄影学,将更好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形象地体现各民族团结、平等、发展的思想,发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展示他们的精神风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门课一直由著名摄影艺术家、理论家龙熹祖先生授课。他时任中央民族大学图象研究所所长。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业务研究,主要内容是民族新闻和民族地区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特点与基本要求、方法与技能,以及编辑、出版、发行业务的特点和规律,技能训练与提高,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配有《民族新闻探索》《民族地区采访经验谈》(以上著作作者马树勋)和《民族新闻研究与实践》(作品、评述、报人)第一卷(余正生主编,内部发行)等教材与参考书目。

  影视民族学现统称影视人类学。它是在人类学和电影学电视学基础上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这门课融该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训练为一体,是民族学、新闻学、电影电视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主要内容有影视人类学的概念、特征、发展历史、人类学片的摄影、影视人类学工作者的基本素质等专业理论与知识。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具体需要,还要安排人类学片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参考教材是1989年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影视民族学》,作者是美国的卡尔海德,译者是田广、王红。多年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原馆长、中央民族大学周报前主编李德君研究员为本书的中译本作序,并且是该书的特邀责任编辑。他为研究生讲授这门课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影视人类学的专家在该校不止李先生一人,此外还有庄孔韶教授、张海洋教授等,他们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他们在这个领域里的影响蜚声海内外。

  办学层次的提高,促进民族新闻学的创立与发展。民族新闻研究成果相继问世,有的著作和论文在新闻学术界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获得了教育部和北京市的优秀成果奖。

  研究生教育从1989年算起到2001年已有10余年了。五届毕业生人数达13人,⑥其硕士论文多已公开发表。这两年还有来自新华社、北京经济报等单位的3名在职研究生通过了国家考试获得了学位。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承认。1997年《新疆新闻界》第4期封三以《我国民族新闻研究人才的摇篮》为题,发表6幅新闻照片予以报道。

  到2000年经过反复论证,被北京市主管部门批准具有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这进一步说明在全国各新闻教学和科研机构的支持与帮助下,中央民族大学以民族新闻研究为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

  2002年执行学院建制,新闻专业归属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领导,从1984年到2014年已创立30周年了。当前新闻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倡导知行并重,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体系,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路径,培养学生具有较为宽广的人文素质和社会科学基础,为其奠定终身教育与发展的基础。2004年学院增设广告学本科专业。教师(新闻学15人,广告学16人)31人,正高3人;副高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占教师总数的52.38%。2014年在校本科生454人,硕士研究生83人(新闻学61人,传播学22人)。硕士生导师11人(新闻学5人;传播学6人)。2012年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逐步形成了与中国语言文学、民俗学齐头并进的学科布局。

  新闻学本科专业主要为全国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宽广的人文和社会科学视野,掌握新闻传播学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新闻职业精神,能够在新闻、宣传、出版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记者、编辑、宣传、策划、经营管理工作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自198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新闻学专业在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领域成绩卓著,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中国当代新闻史专题研究、新闻基础理论研究、媒介批评、跨文化新闻传播研究、新闻法与媒介伦理研究、民族新闻专题研究、电视编创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富有特色的学术成果。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到2014年,新闻学科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项,出版专著近20部,在权威和核心期刊40多篇。全国第一个由国家主管部门(民政部)批准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学术团体,全国性的二级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本学科。

  原为新闻学二级学科的传播学专业,自2012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正在形成以中外传播史论(含少数民族新闻史论)、传播学基础理论为先导,广播电视研究、广告传播研究为支撑,跨文化和民族文化创意传播研究为特色,辐射人类传播研究、社会传播研究等新兴、交叉研究领域的学科架构。出版有影响的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30年来,新闻传播学专业为全国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术研究、教育教学、新闻媒体、宣传企划、行政管理等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大多毕业生成长为新闻界的精英,获得了包括范长江新闻奖中国新闻奖和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在内的众多奖项。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在90%以上。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三

  新闻专业论文第5篇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学教育;新闻学教育改革;专业主义理念建构

  基金项目:本文为作者在河海大学工作期间所主持的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商业化运作背景下中国媒体的公共性研究――基于体制变迁的视角”(项目编号:09YJC860010)的阶段性成果,受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一、“新闻专业主义”概念界定及其现实意义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理想的新闻业的职业标准、态度和行为(侯迎忠,2003)。具体而言,它包括从事新闻业的基本的专业技能、基本的行为规范、一套定义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于政治和经济权利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以及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Macdonald,1995)。作为新闻从业者的摇篮,高校新闻学教育业迫切需要注重对学生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培养。笔者认为,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应当在新闻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贯穿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新闻学教育的各门课程之中。失却了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整个新闻学教育就会失去灵魂,一盘散沙,陷入职业训练的泥潭。新闻专业主义对于今天中国的大众传媒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一,新闻社会功能的回归需要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随着社会政治体制的改革,新闻媒体被赋予了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作为民众知情、表达、监督、参与民主政治的载体,媒体需按照专业主义的理念来生产、传播信息。新闻媒体要真正维护公众的民利,就必须真正成为公众知情、表达、参与、监督的平台与渠道;新闻从业者必须理解新闻的真谛,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抵制政治的压力与经济利益的诱惑,主持社会正义,张扬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这就对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理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其二,媒体商业化运作的疾患呼唤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注入。随着市场化运作的推进,在生存的压力与利润的诱惑之下,媒体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往往超越了对公共利益的捍卫――商业利益和公共利益、政党利益之间的冲突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新闻院校必须培养学生的专业主义精神:使学生建立一种服从于政治和经济权利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以及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

  其三,新的媒介生态,新媒体的普及与新技术的拓展使得专业主义成为新闻媒体安身立命的根本。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新技术的拓展,新闻业面临着全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新媒体的普及和新技术的拓展给新闻传播业带来了两大变化:一是人人都可能成为新闻的传播者,这意味着新闻业面临着更多的竞争者;二是人人都可能同时接收到多种不同来源的信息,对不同的信息进行甄别和选择,这使得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这样的媒介生态下,只有真正具有专业精神的新闻媒体才能赢得公众的尊重。那么,新闻院校作为专业新闻从业者的培养单位,怎能不重视对学生专业主义理念的塑造?

  然而,中国新闻学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问题,就在于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这一缺失使得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停留在“求职谋生”的现实层面,也使得新闻媒体对新闻专业学生的认同感越来越差。

  二、中国新闻学教育中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及其带来的问题

  近几年来,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与年俱增。有关学者(吴飞等,2007)的实证研究表明,新闻传播教育在新闻从业人员那里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严和较高的评价,一些人认为新闻传播与新闻实践有较大的距离;一些人则认为新闻专业培养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并没有更多值得骄傲的东西;甚至有人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无用,个别媒体甚至以不从新闻专业进人为乐事和特色。对此,笔者认为,中国的新闻媒体不是不缺人,而是缺少真正的新闻人。

  当前,中国新闻学教育分为三大块:新闻史、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意在通过此建立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技能。然而,据笔者了解,在不少新闻院校的教育中,这三块都是割裂开来的,任课教师各自为政,只顾课程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对学生专业主义理念的打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将三类课程割裂开来,没有理解其间的联系,几年的专业教育下来,知识架构一盘散沙,对专业主义理念或仅有模糊认识、或毫不知晓。

  对此,笔者认为问题在于新闻院系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理念。新闻学教育中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会导致新闻学的空洞化、理论化与技能化,进而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就业以及中国新闻业的良性发展。

  第一,新闻学教育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不利于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形成。学生为什么报考新闻专业?一部分名校名专业,如人大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等对学生确实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进入这些新闻院校的学生也常常引以为豪,比较容易形成对自身专业的认同。他们的自豪感与认同感来自于学校的美誉度与良好的传统以及已经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众多校友的杰出表现。然而,对于普通综合性大学新闻专业的学生,尤其是近几年才开办新闻专业的一些工科院校、财经院校、法律院校、外语院校、体育院校、医科大学学生,如果不进行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学生就很难形成专业认同,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个专业、接受这个专业。针对此类情况,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强新闻专业主义教育,让学生理解新闻的精髓,用鲜活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第二,新闻学教育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难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就业出路。对于新闻媒体而言,新闻专业学生不可替代的优势何在?恐怕不是学生看得很重的熟练的采编技能,也不是某一具体学科的深厚专业知识功底,而是其独特的新闻理念与新闻敏感,在于其客观公正的视角以及判断社会变革、透析事件本质的能力。我们姑且用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来概括。而这样一种理念只有经过专业的学习才能融化到血液中,并转化为行动。这就是新闻学教育的任务。

  由此看来,新闻学教育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是许多高校新闻学教育举步维艰的重要诱因之一,也是新闻学教育招来媒体和社会各界诟病的症结所在。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三、高校新闻学教育中专业主义理念建构的路径探索

  要改变当前新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高校新闻学教育中,必须将新闻专业主义教育提升到应有的高度,将之作为整个新闻学教育的核心,贯穿到所有课程的教学之中。

  第一,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应当贯穿新闻史、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教学的全过程。笔者所说的要将新闻专业主义教育作为整个新闻学教育的核心,并不一定是说要开出单独的以“新闻专业主义”命名的课程。事实上,在现行新闻学教学体系中,可以涉及到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内容很多。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的讲授与学习中都可以涉及到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传授与实践。首先,在近代新闻史中,可以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发展线索,也可以找到专业主义理念践行者的范本。这些都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闻专业主义的源起、精髓及其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原本枯燥无味的新闻史教学注入精神与活力;其次,在新闻学理论中,关于新闻本质特征、基本原则、社会功能等的讲授都可以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相联系。例如,新闻的“真实”、“准确”等一系列新闻价值要素以及“客观”、“公正”等原则都可以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互相映证。这就将原本空洞的理论“精神化”、“人格化”了。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可以成为课堂中那支将灰色理论转化为常青树的生花妙笔;再次,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更应当引导学生切实践行专业主义理念,引导学生如何甄别新闻,如何挖掘信息,如何保证信息的准确、客观、公正。实践教学应当将理论教学中传授的专业主义理念升华,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意识乃至一种习惯。对此,各新闻院系教学主管部门应制定明确的培养计划,将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培育提升到应有的核心地位,并引导、督促各课程教师实施。

  第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应当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来打造。如前所述,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新闻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在于其专业主义理念。然而,仅有理念还不够,新闻专业主义还体现为一种职业技能、一种社会信念、一种责任感。因此,除了专业课程的讲授之外,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广泛学习其他人文社科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精神。通过文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统计学、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关心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客观公正的视角、丰富的知识以及透过新闻现象认识本质的洞察力。

  国外许多新闻院校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学生人文社会基础的强化。如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以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为主,其比例占到了75%。而据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2005)介绍:新闻教育必须有超前意识,能超前的主要指观念而不是技术,每当新技术来临,80%不变,20%技术部分比较容易学到,因此学校花更大的精力教学生那80%的内容。他们的本科教育非常注重宽基础,50%以上的课程为非新闻类课程。也难怪普利策(1904)曾经预言,只有在人文基础良好的综合性大学,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新闻人才。

  社会对新闻人才的具体要求在变,但总的倾向没有变,那就是宽广的知识面、深厚的专业基础功底与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强烈的专业主义信念。因此,新闻学教育也不能偏离这样的方向,而应当以培养学生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为主线,一方面要重视新闻史论等基础课程,重视采、写、编、评等基础业务;另一方面要开设新闻伦理与新闻道德方面的课程,同时还要大量开设传播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律等人文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

  中国的新闻学教育已经走过了搭架子、铺摊子的阶段,该是提升质量和内涵的时候了。作为高校新闻学的教育者,我们应当坚信,培养学生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是中国新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因为这关乎中国未来的新闻人,关乎中国新闻业的未来。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侯迎忠.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初探[J].当代传播,2003.4.

  [2]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J].新闻学研究,2002.4.

  [3]吴飞,丁志远.新闻教育与专业主义理念的构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新闻专业论文第6篇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文体 报道体裁 服务公众 职业化操作

  新闻专业主义发源于西方,它是自由经济时代媒体调和自身与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关系的产物。“其核心理念,一是客观新闻学,二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作用①。自由表达,社会责任,公共服务,职业道德等是其主要内容。新闻专业主义对媒体从业者的理念、新闻制作过程等产生了影响,这些影响无一例外的都反映在新闻文体上。

  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的发展要追溯至民国时期。当时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报人将职业精神实践于办报活动中。改革开放后,随着新闻改革的进行,新闻专业主义得到长足发展,新闻文体随之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笔者将从新闻专业主义着手,浅析其对新闻文体的影响。

  一、核心议题:相对独立的媒体地位

  作者的立场决定了文章的角度选择、遣词造句、内容安排等。客观新闻学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它的发展使记者的立场逐渐客观中立,媒体的地位也相对独立起来。在30多年社会急剧变化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新闻业相应地表现为“以政治为取向的新闻价值理念、以市场为取向的新闻价值理念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之间的并存”②。这种变化很好地反映在新闻文体上。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印证式报道”等单一报道模式大量存在于新闻中,典型报道也进入“假大空”的疲劳期。这些固化的报道方式降低了新闻的可读性,拉大了新闻与受众的距离。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闻改革使新闻文体在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下呈现出新的特点。

  文体的变化首先归因于记者意识的转变。在我国,新闻媒体在坚持自身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的定位的同时,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新闻改革使媒体人逐渐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在新闻文体上积极创新。新闻逐渐与宣传分开,“印证式报道”不再一统新闻业的版面,新闻报道不再一味追求宣传效果,而是逐渐走向全面报道阶段。新闻报道的独立地位逐渐形成。在此过程中,新闻的报道内容扩大,报道方式多样。现在,党报、都市报、晚报等各类报纸共同存在,新闻文体互为借鉴发展,新闻界呈现出繁荣的状态。

  上世纪90年代,市场化经济快速发展。传媒市场化使得商业主义渗透至新闻各个方面,新闻文体也无一例外地受到影响。在“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制度下,不少记者在进行新闻采编的同时也担负着为报社盈利的任务,新闻软文、公关性文体、广告性新闻开始兴起,严重影响了新闻的专业性。由于利益的诱惑,许多记者开始把新闻当作谋取额外利益的手段,“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娱乐化的兴起使新闻报道呈现出媚俗的特点。这些情况影响了新闻的独立地位。为了纠正过度商业化对新闻造成的不良影响,新闻界开始大力提倡新闻专业主义,提倡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规定也相继出台,如广告应在媒体明显位置标明,便于公众知晓,新闻从业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等等,这些规范致力于使新闻文体不受商业因素的干扰。业界与学界的共同努力使媒体在商业化与专业主义间逐渐找到平衡点。

  二、能动性效应:渐趋多元的报道体裁

  在新闻专业主义影响下,媒体从业人员意识到自身的独立地位,他们发挥能动性,对新闻文体进行了大量创新。20世纪80年代的新闻界打破了长期的沉寂,新闻文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穆青的‘散文式新闻’、林里的‘新闻式通讯’、柏生的‘记者专访’、阎吾的‘情景新闻’、刘衡的‘口述实录’体新闻、郭玲春的‘会议新闻’、‘张建伟模式’”③等等。一系列新的新闻体裁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报道模式,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此后,多侧面报道、解释性报道,精确性报道等发展起来。下面笔者以深度报道为例,简述随着时展,新闻文体有着怎样的转变。

  多元化的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冲击着人们的思想,随着信息需求的扩大,深度报道应时而生。在深度报道中,记者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对社会现象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剖析。《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一至八》、《大兴安岭的警告》、《关广梅现象》等是深度报道的典型。“这些作品的主要功能是启蒙,改变观念,启迪民心,解答公众的困惑,廓清改革的方向,深刻契合了社会变革对新思维,新思想的需求④。报道中指出的现象引起人们的热烈讨论,新闻引领着社会思潮。进入90年代,以央视《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发展迅速。《中国青年报》的《冰点》特刊,《南方周末》的调查性报道是此时深度报道的典范,这两家报纸秉承专业主义理念,关注民生疾苦,大量舆论监督报道展示了媒体的独立地位及其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报道中的底层关怀体现了媒体和记者的专业新闻理念。20世纪是深度报道全面普及阶段,大量报纸纷纷开辟深度报道版面,以满足受众对新闻背后“为什么”的追问。新闻实践使得深度报道朝向更深更广更全的方向发展。

  在专业主义影响下,消息、评论等其它类型新闻文体也得到发展。各种文体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共同促进新闻报道方式的多样化。

  三、服务公众:以受众为主的新闻立场

  “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根本宗旨,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目的所在。新闻由以传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的过程促进了新闻文体的转变。在新闻改革之前,我国媒体较少,记者很少注意受众对新闻的需要,在新闻文体上表现为体裁单一,报道模式僵化,教条式语言时有存在。20世纪90年代,媒体进入市场化以来,大量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创办起来,媒介竞争日益激烈,受众成为重要的资源。在此期间,新闻文体得到极大的发展。其中,都市报的兴盛在新闻文体上掀起了一股平民风。都市报强调以市民为主,风格平易近人,文章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贴近受众,被形象地称为“市民体”。另外,预测性新闻、服务性新闻等也都朝着服务受众的目标发展。

  服务受众的新闻观也体现在对报道题材的选择上。改革前媒体报道内容单一,新闻文体被局限。20世纪80年代人们观念快速转变,新闻报道范围相应地扩大至社会各个方面。进入90年代,舆论监督得到大力发展,政治民主化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题材。都市报的兴起使新闻文体在内容上呈现出“‘市井化、全息化、纵深化、人情化’的特征”⑤。《南方周末》在新闻题材的选择上注重关注民生,关注底层诉求。该报注重通过现象揭示事件本质,挖掘个案背后制度层面的原因,从而使个案具有群体学的意义。进入21世纪后,媒体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上,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客观专业:职业化的新闻操作

  进入市场化的媒体在新闻操作上日渐走上职业化道路,新闻文体在语言、结构、内容等方面呈现出专业化的水准。上世纪70年代末,新华社在对外部内引入“倒金字塔结构”“5个W”等西方新闻写作的要素。这是消息最基本的写作方式。新闻专业主义强调的客观性原则,除了本文第一部分论述的媒体独立地位外,还包括新闻在表现上应不偏不倚,平衡中立。新闻应陈述事实,而不能渗透作者观点。这些原则促使消息与评论分类更为明晰,新闻文体更为真实、客观、全面。“用事实说话”的操作方法因此产生。该方法通过对新闻遣词造句来创造意义,表达作者的立场和观点,这是专业主义与中国新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进入90年代,媒体人更为关注新闻背景,注重从社会学、政治学等不同方面来解读新闻,解释性报道、精确新闻得到很大的发展。市场化的新闻媒介在操作上呈现出流程化和系统化的特点,记者的采访成为其中一个小部分。

  经过多年发展,新闻专业主义已逐渐成为业界共识。新世纪另一个现象是网络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网络是各种信息的聚集地,它的发展促进了整合新闻文体的成熟。网络时代也被称为全民记者时代,在网络中,民众是受众的同时,也是新闻的制作者和者,网络很好地实践了新闻专业主义服务民众的目的。但由于许多网友缺少新闻知识,网络新闻文体存在真实性缺失、作者个人感情倾向明显、报道太过于片面等情况,新闻的客观性无法保障,新闻专业主义面临挑战。技术和社会的进步必将进一步推动网络的发展,“公民记者”现象也将持续,如何利用专业知识指导网络新闻的采编,从而促进网络文体的规范,是否有在网民中普及新闻专业知识的必要,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新闻文体记录当下生活,反映社会进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闻专业主义影响着新闻文体的题材选择、用词用句、立场倾向等不同方面内容。这种影响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媒体只有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才能保证新闻文体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①郭镇之,《舆论监督与西方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国际新闻界》,1999(5)

  ②周俊,《离散与失范――我国转型时期新闻的价值理念变迁与职业道德》[J].《国际新闻界》,2010(4)

  樊凡:《中西新闻比较论》[M].武汉出版社,1994

  ③刘勇,《从自发到自觉――论新时期中国记者新闻文体意识的擅变》[J].《国际新闻界》,2010(5)

  ④张志安,《深度报道的轨迹回望与问题反思――以新闻专业主义为视角》[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9(00)

  ⑤王卉,《“市民体”:一种重要新闻表现形式》[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2)

  新闻专业论文第7篇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1、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西安翻译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现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4人,助教3人,外聘兼职教师7名。从教师的知识结构来看,大多数任课教师偏重于理论研究,对社会实践和采编技巧的操作相对陌生,这样就出现了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的局面。

  2、硬件设施配套相对滞后

  由于专业本身具有较强技术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学应当更加侧重实践操作层面的培养,该专业一般需要专业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等教学器材相匹配,且需要专业实训室,目前尚无专业实训室加以配套,导致新闻编辑与制作等课程难以真正走进实践层面。

  3、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由于上述师资偏重理论性、硬件配套不完善的主客观原因,导致该专业教学模式偏重于课堂理论教学,而课外实训课程、试验室操作课程难以开展。

  4、课程结构设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和合理。理论课比重偏多,实践课较少。

  二、改革方向的探索

  1、根据职业化教育的目标,合理分配课程教学比例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践性较强,(比如需要具备新闻采访能力、 新闻写作能力、 新闻编辑制作能力、 新闻策划能力、重大新闻直播的能力、口头报道能力)应该根据这一特点和课程性质来合理分配学时和学分,建议将60%-70%的学分放在专业和实践课上,既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又能锻炼和培养培养学生具有动手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扛机器能拍,进机房能编的目标。

  2、加强师资配备和教师深造

  鉴于西翻院新闻专业师资力量的客观现实,我们首先应当加强现有在职教师的培养与与深造,要求现有专职教师通过自学、参加社会技能培训、购买网络课堂等方式让让老师在现有较强理论水平的基础上,掌握1-2门新闻采编、剪辑制作、摄影摄像等实践专业课程,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以适应该专业设置的要求,从而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同时也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打下基础。另外,可以考虑从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引进几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实践教学,同时要求自有教师参加外聘教师的实践教学,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达到师资力量的提升。

  3、增强硬件设施的配套,进一步完善实习基地建设,提高现有教学设施使用效率

  针对现有教学设施匮乏的客观现实,学院应当考虑增强摄像机、照相机等教学设备的投入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可以考虑校园广播站、学院电视台对新闻采编专业学生有序开放,至少为该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实训平台。让新闻采编专业学生在校内有机会开展采访、编辑、摄影摄像、影片剪辑与制作、录音与播出等实践课程的学习,最大程度的发挥学院资源的利用率,可以节省再投入的费用开支,达到一箭双雕的良好效果。

  4、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教学

  (1)课堂教学适当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刚接触专业实践课的新生来说,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短期让他们进入专业记者的状态未免有些困难,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简短的电视新闻,新闻奖获奖作品,帮助学生记者的写作角度、写作方法,以此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学会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进而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了5分钟现场报道环节,针对当前发生的热点新闻事件,学生可以模拟现场报道,然后自己用一到两句话说新闻,并告诉别人这条新闻的价值点体现在哪里。通过这种现场实训的方式,不仅能让课堂更加生动,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也能更加精彩,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2)更加重视案例教学加情景模拟教学。①要让案例教学始终贯穿于在《新闻评论》、《电视节目策划学》、《新闻作品评析》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在搜集整理国内外大量的新闻报道、优秀电视作品与电视节目,特别是在讲授《新闻评论》、《新闻作品分析》的时候,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了《新闻调查》、《新闻1+1》、《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等节目以及新闻报道等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让学生学习其中的报道方法、主持特色,节目成功要素等,此外,在讲授新闻写作部分的时候,还结合了大量的平面媒体案例,让学生根据报纸、杂志的报道进行分析总结,比如对《南方周末》上的深度报道进行分析、对本地都市报(如《华商报》)上新闻标题和内容的评价等。②情景模拟教学。在《电视节目策划学中》,我们还尝试让学生模拟电视访谈节目,不是照搬现有节目,鼓励学生根据现有的一些优秀节目,再结合具体情况自主创新。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确定节目样式,搜集背景资料,设定选题,拟定采访提纲,扮演角色。学生在课堂上模仿《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谈话节目中嘉宾和主持的节目形式,虽然涉及的话题以校园生活占多数,但是在这样的训练中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节目的基本流程,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现场表达和组织协调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后期制作技术,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很好结合。③外出写生。比如《新闻摄影》、《新闻摄像》这两门课程,到了大二下学期都会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野外拍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主题,拍摄专题片。我们带领学生在南五台、周至沙沙河、熏衣草庄园野外拍摄实践,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既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记录了风景特色,回来制作的DV作品、照片等也可作为期末成绩及学生实习成果的一部分。还要考虑到如何做出一个新闻片或纪录片,突出与人交流的采访报道能力,并最终形成作品。教师要跟学生一起,随时讨论。这样的话,学生的野外拍摄也更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④学生自办媒体实践。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校刊、简报等各种媒体(如西翻院的《娱乐E坐标》、《新闻时讯》、《西译青年》、《桃李文学报》、广播电台)都提供了学生良好的展现自我,实践的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校报(比如《报纸编辑学》)广电中心以及各级各部创办的各种刊物的相关工作,也能更好的解决人力等问题。同时,还可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各种刊物更有个性。学生进入新闻单位完成实习前,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的有效演练,对于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敏感力、新闻采编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这可以缓和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难以协调的问题。充分利用本校媒体资源(西译广播电台和西译电视台等),让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在西译电视台或西译广播电台创办专题节目,每周一期或每月一期,可采访本校知名学者、教授、学校领导、杰出校友等。内容可涉猎时政、焦点新闻、校园文化、学术观点等任意话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采编、主持、摄像等实践能力;新闻专业的教师对此进行专业指导;再次,积极开展校外合作,联络西安电视台、陕西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在这些地方建立新闻教育实践基地。

  5、新闻专业实习的调整

  对于新闻采编制作专业来说,可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实习分为小实习、中期实习和毕业实习。而我们的学生恰恰缺少中期实习或毕业实习,即使有短期的小实习,往往出现时间短,实习仓促,效果不佳的情况。

  小实习针对低年级的新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如可以将大一大二的学生带去电台、报社、电视台等工作单位参观,让他们能直观地感受新闻工作,了解工作大体流程和情况,不仅可以使他们打下理念基础,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寻找自己的方向。

  中期实习就是对学生进行一次寒暑假的集中实习。学生可以自主或学校联系当地实习基地,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新闻媒体或者与新闻专业相关的各种工作中,这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跟随老师进行采访、写作、编辑、剪辑等相关工作,这位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同时在毕业实习过程中,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比如新闻改革、节目改版等;了解国家社会的就业情况和政策情况,搜集撰写毕业论文及实习报告,为今后学生奔赴新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6、毕业论文与实习方式的转变

  新闻专业论文第8篇

  关键词:体育新闻;教育;招生;人才培养

  一、体育新闻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体育事业的发展催动了我国体育新闻教育事业的大发展。自1985年上海体育学院开设试点本科体育新闻专业以来,我国体育新闻教育事业已经走过了28个年头,一大批体育院校和部分综合大学纷纷上马体育新闻专业教育,呈超规模发展的势头。

  据统计,目前体育新闻专业的创办院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高等体育院校,如上海体育大学等,依靠本校所具有的强大体育资源优势,以体育为依托发展体育与新闻相结合的新闻学(体育新闻传播方向)的体育新闻教育。另一类综合性院校,如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依靠本校所具有的新闻学专业教育优势和原有的体育教育资源,在新闻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培养体育新闻人才。

  体育新闻教育尚属一个新领域,培养优秀体育新闻专业人才任重道远。目前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别是人才培养方案问题表明了体育新闻教育的复杂性,但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体育新闻教育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和学者开始关注其发展,提出大量宝贵的建议。

  二、体育新闻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分析

  体育新闻教育中既存在先进设备等硬件问题,又存在师资教材等软件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莫过于两点:其一,师资队伍的年轻化,缺乏体育背景,体育与新闻的融合尚需时日,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体育新闻教学中缺乏体育成分;其二,专业性教材的短缺。目前,体育新闻理论的教材仅有成都体育学院系主任郝勤所著的《体育新闻学》和北京体育大学年轻教师毕雪梅、贾静所著的《体育新闻学概论》等几本专著。而体育新闻业务书籍更是寥寥无几,仅有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郝勤译著的《体育新闻报道》和张英著的《体育新闻报道》、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武汉体育学院系主任万晓红著的《体育新闻评论》和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包括沈阳体育学院部分教师参编的《深度体育新闻报道》等论著。除此之外,还有如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编的《体育记者谈体育新闻》和精选全国各体育新闻专业教师研究论文编成的《体育新闻传播大视野》等书籍。

  专业性体育新闻书籍的相对不足造成了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知识的严重匮乏。那么,这些专著可否成为体育新闻专业教学所用教材呢?据笔者所阅读来看,上述体育新闻理论书籍内容上均为个人观点的阐述,既不够全面也不够专业,不宜作为教材。笔者认为,适合体育新闻理论教学的专业教材在内容上务必达到个性与共性、新闻理论与体育新闻理论的统一,只有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新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拓展体育新闻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在体育新闻业务方面,也应是新闻业务基础上的体育新闻业务的拓展,这正是广大体育新闻工作者乃至新闻教育者和工作者仍需努力的方向。

  三、体育新闻专业招生模式分析

  体育新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缺乏体育知识或对体育知识不感兴趣,导致体育新闻培养人才与个人意愿的不适应性。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从综合院校和体育院校的招生工作上下功夫。

  (一)综合院校招生模式

  这类院校开设体育新闻专业,一方面是体育事业急剧发展的需求,另一个最为重要的优势是雄厚的新闻教育背景。然而,体育新闻教育是体育与新闻教育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我认为,综合院校体育新闻专业要实现培养真正的体育与新闻相结合的人才,就不宜在统招中招收体育新闻专业的考生,而是应该在本校新闻专业的学生中,选择那些喜好体育,有一定体育基础的学生,在掌握新闻知识的基础上,在大二一年分化出体育新闻专业,这样既能使喜欢体育的新闻专业的学生学习体育新闻,增强未来的竞争优势,又可避免了不喜欢体育的考生学习体育新闻而索然无味造成时间的浪费。南京师范大学从2003年开始体育新闻专业由新闻专业统一招生到大三再分专业的模式是对综合院校开办体育新闻专业最好的诠释。

  (二)体育院校招生模式

  体育院校具有强大的体育资源优势,但在新闻教育方面同其他综合性大学相比具有明显的劣势。能否在体育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培养优秀的体育新闻人才是增强体育院校体育新闻教育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模式应当多样化——

  1、统招体育类考生中招收体育新闻专业人才

  体育院校可以在高考统招中招收体育类考生,这是基于体育生所具有的良好体育知识,但这类考生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文化知识水平的不足。从事体育新闻工作除了具有一定的体育知识和健康的体魄外,更重要的是具有新闻专业知识和写作本领。而体育生在这方面可能存在的欠缺往往导致体育新闻教育的不成功。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在招生中注明或加试文学知识。

  2、统招非体类考生中招收无体育基础但对体育爱好的体育新闻专业人才

  爱好体育且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水平的学生无疑是适合学习体育新闻专业的,倘若能在考试中将文化测试与体育加试结合,就能保证非体育类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新闻专业。吉林大学体育新闻专业在统招中实行体育加试制,这也为体育院校招受非体生提供了先例。

  四、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方案构想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体育新闻专业招生模式是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也正式基于招生模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笔者认为,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有以下几种:

  (一)小班精细化培养方案

  体育新闻专业的班级人数不宜过多,以20人为宜。无论以上任何一种招生模式,要培养真正的复合型体育新闻人才,小班精细化是最佳选择。体育新闻专业是新闻专业的细化,而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也要不同于综合院校的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是市场体育新闻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人数过多本身就违背市场规律,二是小班精细化可以具体到每个学生,这样可以避免对有些学生造成漠视,只有将每个学生管理起来,才能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二)“基础+体育新闻业务方向”培养方案

  目前,在很多高校中往往按大类招生,比如新闻传播类的招生,在大一学年所学内容为大类内的基本知识,大二学年再按专业分班。这种招生不仅可以避免考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而且还可以依考生兴趣爱好选择专业。而这种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到体育新闻专业,可以如下进行:首先,在大一学年,进行新闻传播知识和体育知识的教学,其中,有必要侧重新闻传播理论和体育理论的教学,其原因是新闻传播业务的学习要与体育相结合,在初步掌握新闻传播知识的基础上,深化体育新闻业务。其次,在大二学年根据个人的爱好,将体育与新闻实践结合,按不同的体育新闻业务进行分类,可分为:报纸体育新闻业务类、广播电视体育新闻业务类、网络传播类等。学生可以从中任选其一,以所选方向为主。这一培养方案重在培养学生在体育新闻业务某一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占优势。

  (三)“理论+技能+体育赏析”培养方案

  该方案在教学中,其中的理论和技能就是指新闻理论、体育理论和新闻业务,在教学中坚持新闻传播内容为主,体育新闻内容为辅,在掌握新闻传播内容的基础上,熟悉并掌握体育新闻内容。而这里的体育赏析不仅要熟悉体育项目,而且要将体育项目与新闻业务相结合,体育项目教师与体育新闻专业教师共同教学。其中,体育项目教师负责体育知识,体育新闻专业教师负责体育新闻业务的指导。(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毕雪梅,贾静,等.体育新闻学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新闻专业论文赏析八篇

新闻专业论文赏析八篇

0 72

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